第357节(1 / 3)
接了郎茂才的电话,龙若尘谈兴更浓了,她继续给楚天舒讲瓷器鉴定知识:“这‘望闻问切’的‘望’是指会识光。先看品相,东西是送人的,所以首先要有美感。正因为人们喜欢它,就会经常抚摸,经常把玩,年深日久,器物表面自然生出一层包浆,发出一种内敛的宝光,令人一见生爱。”
龙若尘突然停住,看着楚天舒说:“郎老板刚才给我打电话,说他下午两点要陪两位朋友过来,楚先生,就是你们两位吧?”
楚天舒一笑,说:“没错,郎处太忙了,办公室里的人呀,电话呀,一直不断的,所以他就约了我们下午两点过来。我们是外地来的,也没地方去,就先过来了。”
龙若尘说:“呵呵,午餐想吃点什么,我亲自去安排。”
卫世杰说:“若尘姐,不麻烦你了,已经让丫头安排了,一会儿就该送上了。”
龙若尘说:“哦,那就好,中午你们就在这边休息一下,有什么需要就说,千万别客气。”
楚天舒说:“谢谢若尘姐。”
“郎老板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嘛。”龙若尘一笑,说:“我们说到哪儿了?哦,刚才讲了什么是‘望’,现在讲‘闻’。什么是‘闻’?新做的东西有贼光,除贼光常用的方法是用酸浸,或者用茶水加少量碱,这样,器物表面看起来斑驳陆离、古色古香,但仔细用鼻子嗅一嗅,就能闻到酸碱之气。”
龙若尘说到这里,将青花瓷瓶送到楚天舒的鼻子底下:“楚先生,你闻闻,有没有酸碱的味道?”
交易成功
楚天舒用力吸了吸鼻子,然后笑着摇了摇头。
龙若尘说:“鉴定古董有点像看人。楚先生,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,有些人心术不正,心怀鬼胎,你即使不知道他在打什么鬼主意,也总能感到哪儿味道不对。”
“若尘姐,你说得太对了。”楚天舒笑笑,又点了点头。“一个人动了歪心思,不管他怎么掩饰、怎么伪装,总会有蛛丝马迹可循的。”
龙若尘继续说:“相对来说,‘问’就简单了,就是询问器物的来龙去脉,从物主的回答中寻找蛛丝马迹,用甄选法来进行分析,从中求得接近真实状况的判断。”
楚天舒想了想,说:“要把假的说成真的,就离不开花言巧语,要掩饰一个错误可能又会露出另外的破绽,这就是言多必失的道理。”
龙若尘马上接口道:“所以人们才说沉默是金,有些事情,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。那种自以为聪明、夸夸其谈的人,那种把什么都挂到嘴边上的人,是不能合作的,也做不成事的。”
楚天舒连连点头道:“哎呀,听若尘姐一席话,真是胜读十一年书。你说得太对了,鉴别古瓷器跟做人识人还真有相似之处。郎处就跟我们说过,很多的东西就像是网络上的传言,谁搞得清楚是真的还是假的,传的人多了就是真的,没人传了,自然就是假的。”
龙若尘说:“呵呵,郎老板是网络专家,三句话不离本行。有时候他跟我也说网上闹得很凶的事,我还真搞不清楚是真的还是假的。”
楚天舒觉得龙若尘真不简单,说话含而不露但又句句话里有话,他觉得自己可以装傻,但不能真的被她当成了傻子,便说:“就拿这个瓷器来说吧,摆在地摊上,叫价千,不识货的人还要怀疑是假的。可是,搁在识货人眼里,叫价十万,还觉得占了便宜。”
听楚天舒这么说,龙若尘也是一笑,说:“楚先生真是聪明人,一点就透。还说这青花瓷瓶吧,如果是搞文物鉴定、考古发掘,当然要讲真伪、断代,否则,就太不严肃了。但是,拿出来做交易,就是做生意,讲究个公平合理,愿打愿挨。楚先生觉得值,就买对了,觉得不值,就买错了。对吧?”
楚天舒觉得龙若尘这个“贿托”当得太称职了,一会儿说“把什么都挂在嘴边的人不能合作”,一会儿又说“做交易讲究的是愿打愿挨”,话中暗藏锋芒和玄机,却句句没有离开她所推销的青花瓷瓶。
楚天舒把该说的话也说了,觉得再说下去就属于龙若尘说的“聪明过头”了,于是点点头,说:“对对对,若尘姐说得太对了。不说别的,就冲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,这只青花瓷瓶我也得带回去。”
龙若尘也没再客气,说:“既然楚先生有兴趣,能不能把定金先付了?我没别的意思啊,就是想把事儿敲定了,郎老板再推荐别的人来,我也好推一推。”
楚天舒当然听得出话外之音,那就是郎茂才手上有的是客户资源,你要再犹犹豫豫,我就要做别家的生意了。
既然是演戏,楚天舒就继续配合着演好,他说:“这个我明白,若尘姐你放心,郎处推荐我来的,东西我肯定是要定了。你说个数,我也好准备准备。”
龙若尘说:“照道理来讲,这定金嘛,也就表示一下双方的买卖诚意,有个意思就行了。”
楚天舒说:“对对对,若尘姐是做大买卖的人,知道套路。但是,话虽然这么说,也还是要请若尘姐具体说个数才好呀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