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68节(1 / 3)
刘挽按下她的手道:“不着急,不着急。忙一天了,您不歇歇,脑子都跟不上。听我的,回去睡上一觉,明天早上您醒来之后再仔细算,一定能很快算出来。”
卫长公主在一旁附和,不忘问上一句卫子夫吃了吗?
得到肯定的答案后,卫子夫被刘挽和卫长公主架着回宫休息,库房,锁上就是。
有些事不想避之不谈,又不得不避之不谈。
刘挽不想和卫子夫说得太多,该说的早说完了,刘挽只能尽所能的由着卫子夫给予。吃的穿的用的,卫子夫想怎么给她准备,就怎么给她准备。
霍去病再去寻刘彻的结果都一样,哪怕霍去病提议他可以到朔方去练兵,无奈刘彻不吃他这一套,别以为刘彻不知道霍去病打的盘算,到了朔方,说句不好听的话,一个刘挽卫青看起来都吃力,再加上一个霍去病,简直要命。
要不是须得刘挽去弄商道的事,真以为刘彻会把刘挽放出去?
生财有道的刘挽为刘彻挣回来不少的钱,自然而然,能再生财的事,刘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刘挽,立刻马上安排刘挽去占尽先机。
聪明如刘彻看着刘挽在大汉国内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完全可以预料,西域各国一但商道开启成功,那将会带来多大的利润。
钱刘彻挣到,同时刘彻也并没有忽略多年以来刘挽给刘彻上的一份数据,那就是刘挽做的那些生意,到如今让多少大汉子民的日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重农抑商不假,不过断然不能一味禁,要禁须禁的是上头,对于寻常大汉子民而言,多一份收入不过是让他们的日子能好过些。田,他们一样会耕种。大汉得利,子民得利的事,刘彻能不干吗?与其便宜别人不一定为大汉子民谋算,刘彻定要将事情交到刘挽手中,让刘挽去做。
你疯了?陛下疯了?
刘挽相当清楚的知道刘彻的想法, 她一直努力的体现自己的价值,只因唯有如此,将来一但涉及刘彻的利益时,刘彻第一个想到为他办事的人会是刘挽。
成为皇帝第一个想到替他办事的人, 证明的是刘彻对她的信任, 同样也证明着刘挽的能力。
既然要往朔方去, 刘挽也得把京城里的事情安排妥当。
如花禄、唐臻三人, 刘挽把她们叫齐,将她们负责的事情尽托之, 聪明如她们没有细问, 知刘挽将诸事交给她们, 定有原由, 刘挽不说,她们负责把事情办好即可。
刘挽特意叮嘱的是乐奴。一个从前的暗探,最擅长的是打听消息,刘挽虽然并不想过于算计, 亦不可不防于别人算计她。消息网搞起来, 不仅是在大汉,连同匈奴也要。
消息的灵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事情的胜败。从前的刘挽,事事依赖于刘彻,也依赖于别人。以至于刘彻都养成了凡事靠别人的习惯。这并不是一种好习惯,因此刘挽决定让乐奴弄出一条情报网,知各方消息。
乐奴听到刘挽的话时露出一抹笑容。
“天底下没有谁能信得过。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。长公主明明有能力, 为何偏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呢?哪怕这个人是长公主的父亲, 可他同样也是帝王。帝王之心深不可测。”乐奴如是道来, 欣喜于刘挽迈出的一步, 甚好对吧!
刘挽并没有斥责乐奴, 和聪明人要是再说那些虚的,未免太虚伪。
“重点还是放在匈奴。你该听说有人和匈奴通敌叛国。个人的利益可以放一放,国家的利益绝不允许任何人沾染。”这一回卫青发现有人给匈奴送铁,下一回谁敢保证不会有人私自沟通匈奴,出卖军情。
战场上的事情绝不能赌。刘挽必须得有可靠的消息来源,一旦发现有任何人出卖大汉,必须先一步把人揪出来。
“长公主放心。”乐奴爽快的答应。暂时没能跟在刘挽的身边贴身伺候,乐奴的目标是将来可以。一个聪明又有底线的公主不容易找到。见识过太多人性丑陋的乐奴,倒是希望可以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。
安容处这个地方,别人并不清楚那意味着什么,对乐奴这种漂泊流离,又沦入他人之手,成为他人工具的人,她懂得。
而且刘挽更是让身边的人都教会进入安容处的人一技之长,只为了让他们能够在这个世道真正的活下去,不至于将来养不活自己。
从安容处出去的人,都不再是从前的懦弱无能,只能依靠别人而活的人。亲眼见证这一切的乐奴,越发坚定要跟在刘挽的身边。
刘挽在最后叫来了陈掌,陈掌必须是积极的出现。
哎哟,一回一回的因为刘挽在刘彻那儿露脸,陈掌得到的名和财,乐得他喜上眉梢。
“长公主。”陈掌客气的同刘挽见礼,刘挽照旧约他在酒楼见面,示意他坐下,依然并不绕弯子道:“接下来看好卫家,他们做的事,违法乱纪的你若劝不住,把证据留下,我会跟他们一起算总账。”
陈掌
回回刘挽都担心卫家闹事,说起来卫家其实挺好的,小打小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