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吾儿(一更)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——两小时前。

“和了!”

麻将桌上,翁黎玉一推牌,笑着说:“姐几个今儿不在状态,三家输,我一家赢,这怎么好意思走啊。”

话是这样说的,她还是站起身,一拂蓝色圆点长裙:“对不住了,我老公今晚回来,得先走一步了。”

“急什么嘛,老秦不是半夜才落地嘛?你回家也是一个人吃饭。”

桌对面的魏太太按住她,笑盈盈地说:

“今儿刚到了北欧的海鲜,一起吃完再回去吧。”

无形的钩子在神经末梢一划,翁黎玉眼底的笑意微微凝固,唇角却没变一分。

——她怎么知道老秦半夜落地的?

某种诡谲的猜疑,如水底暗影忽地一下浮上心头。

翁黎玉不动声色,低头看了眼手机,wi-fi和5g依然双双没有——进来时说外面在修信号塔,但真能从下午一点修到现在?

她面色如常,拿起爱马仕手包,翻出银烟盒,取出一根烟,叼在嘴里,抬眼冲着桌上的老姐妹们轻轻一笑。

即便是最亲近的人,也无法从她脸上看出丝毫破绽:

“行,你们先过去吧,我去外面抽根烟。”

说完,拎着手包推门而出,蓝色长裙微微扬起,肩背线条流畅,腰肢薄而瘦,背影在日落前淡薄的阳光中,显出一种紧绷的苍冷。

这间会所是魏家的产业,官太太的审美比老男人高,院中没有那些看腻的假山顽石,地面是一座巨大的人工湖,数座廊桥错落交织,亭台阁楼全数置于水上。

上个月,俄罗斯国宝级芭蕾舞团来华演出,外界一票难求,小鲜肉在青墙后的水榭上,给太太们跳了一周。

皇城根儿比北京的平均气温要高,北京站东墙外的腊梅是每年的第一枝报春花。后天才进六月,会所满湖的白莲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了。

荷叶冒出水面三四尺高,大扇大扇地铺满一顷碧绿。

翁黎玉站在木楼梯上,手挡在打火机前点烟,借着这个动作向四周一扫:

回廊边靠着一个拍莲花的男人,岸边柳树下立着两个玩手机的年轻人,石凳上一对男女在聊天。

私人会所里时常有面熟的高官和太太,偶尔也有带朋友们来玩的少爷千金,出现一两张陌生面孔并不稀奇。

但翁黎玉出生在钟鼎之家,后来又嫁入王侯高门,活了五十多年,只有在国外念书工作那段时间没有这些“影子”跟着,稍一打眼,就认出这些是什么人。

花无百日好,人无千日红。

每个该挂路灯的人,对这一天都有过无数次预设,以至于刀真要落下的这一刻,一点惊讶都没有。

她不慌不忙地下了楼梯,双眼直视前方,平静踏过白石子路,并不在乎岸边那几人是否蠢蠢欲动地要跟她上桥。

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:

“——黎玉,留步。”

她闻声回头,恰好迎上窗边的魏瀚岚。

亭台一楼的木窗都向外敞开着,几个熟人接连闪过窗前,跟在魏瀚岚身后鱼贯而出。

岸边的垂柳随风摇动,满地的树影在阳光下交叉横斜,穿来插去。五六个人走到近处,与孤立无援的翁黎玉面对面站着。

翁黎玉脸上似笑非笑地:“你牵的头?”

魏瀚岚点头不语。

翁女士的脾气声名远扬,他做好挨一拳头的准备了,而对面的女人居然非常冷静,没有任何要冲动的迹象。

魏瀚岚彬彬有礼地一指门口:“回去吧,黎玉,外面热,等老秦落地,我们好好谈谈。”

“你想软禁我?”

“做不成亲家,也不能变成仇家。等老秦落地我们再细谈。”

翁黎玉扬起眉梢:“我家老秦是个老实人。这么多年多少次派系斗争,都是他这个老好人从中调和,你们几个敢对他下手,想清楚后果了吗?”

湖面宁静无波光色潋滟,映着一轮和煦的太阳,岸边稀疏的柳树随风摇摆。

面前这群人没动,也没说话,只是望着她。

“不是老秦?”翁黎玉拧起眉心,思索片刻,“……那是我的好大儿?”

“……”

又是集体沉默。

暮风拂过湖面,裹挟着沙沙声,吹来湖中莲花的浓香,也掀起翁黎玉乌黑的鬓发,那张中年美丽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难以置信来。

“要不说还得坚持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呢。”她摇头笑了几声,“几十年的好朋友,因为儿女翻了脸,这不就是包办婚姻的悲剧吗。”

人群中有个胖胖的老头忽然问:“黎玉,你真不知道你儿子干了什么?”

“长江后浪拍前浪,”翁黎玉满脸无所谓,“人得服老。”

魏瀚岚沉声道:“可是我们这些老家伙,还不算太老。”

面前只是官僚内斗,并非奉旨抄家,翁黎玉一点都不紧张了,也不在乎面前这几人正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